第三章 金乡军-《大明海商内》


    第(2/3)页

    终于来了领头的,两个郎中当中,这位五十多岁的老汉对着晏世轮一揖,道“这位大人,小人乃苍南游医褚以山,闻之汪府老爷染疾,特来医治,今日,已是地六日了,”说完望向汪府家丁,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晏世轮摆手放行,不过,这个年轻女郎中很是惹眼,看的自宗钧杰以下,竟张嘴伸舌,魂不守舍。难怪,现在整个基隆、淡水两地,阳刚之气太重了,还好有两万流民,可以稍事缓解些,不过这盯着女眷如此,也太失礼了,于是大声道“看什么看,快去站岗”

    众人一哄而散,晏世轮对着这位看似十**的姑娘施礼道“这位小娘子,手下多有得罪,还忘见谅,在下定当严加管教,在此,世轮赔不是了”说完望向这位年轻的女郎中,不看还好,这一看立即就呈现了宗钧杰他们之前的猪哥相,美女!绝对的大美女!!这种不施粉黛,浑然天成的美,简直宛若温玉,且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种爱笑的古装美女,立时让晏世轮这个初哥缴械投降,魂飞天外。

    望着前方佳人,他梦呓般的道“两弯似蹙非蹙茏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此时大明的男女之防远没有清代严重,男女间感情的表露是十分开放的,比如当时大名鼎鼎的《金瓶梅》,里面关于某些男女私密方面的描写文字,竟然占到了十分之一,直是开创了历朝历代所谓有。所以此时的男女间,婚恋观念是十分健康的,这是一个民族自信心强大到了极点时,才能有的现象,比如前世的米利坚,但是一切到了满清……

    晏世轮这副样子,惹得女郎中是羞赧难当,红着脸低头欲走,但是,细弱蚊蝇的声音传来三个字儿“褚——红——琬!”,证明着晏世轮的外表、文采,还是有过人之处的。跟着她父亲进入内堂时,还隐隐的传来——“吟得好诗,有失体统”八个字,让晏世轮如听天籁。好!开朗活泼,我喜欢!

    褚以山父女在整个浙南都是非常有名气的,人称“父女医仙”,褚以山善于号脉诊病,褚红琬善于拿药开方,这祖传的医术到了他们父女手中,真是发扬光大。然而和这个时代的匠师们一样,这么好的本事,却无法将其宝贵的经验技术流传后人,“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好了,怪不得古人都要生男孩,这一旦生了闺女,连祖宗留下的手艺都丢了。

    而汪老爷子正是因为父女二人横空出现,而比历史上多活这么久的。晏世轮不由想到,“父女医仙”?!好大的名头,很好!回去定要再开设一所综合学堂,开医、匠、文、术数、理化几门。

    然汪老爷子入膏肓,总是让褚以山摇头无奈。能撑到现在,已经是洪福齐天了。在接下来的几日内,晏世轮就住在了汪府,每日看着褚红琬进出、配药,让晏大人一时乐不思蜀,然美好的日子总是短暂的,汪老爷子快不行了。此时,晏世轮才如醍醐灌顶般的清醒过来!自己在干什么?自己岂能如凡人般贪恋儿女私情?!趁着老爷子还有一丝明镜,晏世轮再次搅扰,道“晚辈前次斩首倭寇三百余级,然不知如何处置,还望赐教”

    老爷子是喜欢上进的人的,当即指给他一条明路——兵部右侍郎倪元璐!又是大批的礼物、首级送上,换来了官升两级,任苍南卫指挥使司指挥佥事,正四品,同领金乡千户所千户。告身两个月后会到达苍南。在此期间,汪老爷子终无法借药石之力,看到大明将来的盛世了。在拿到告身前的半个月时,一代名臣汪老爷子,安详的走了。与历史上忧心忡忡的离去不同,老爷子心满意足的去了,因为他知道,大明有了晏世轮……

    在晏世轮逗留在汪府的这一段时间内,京城、漳州、福州等地,各地不时看到装饰华贵的四轮马车,此马车高贵典雅、乘坐舒适,实乃京城权贵、皇族阔少们的装逼摆酷、耍帅炫富、打猎泡妞的大杀器。而各种口味的罐头也是风靡于各大王侯将相府上餐桌,因为这个“罐头”虽然类似于大明朝的“肉瓷罐”,但是这海鱼罐头,可是让人回味无穷,见之垂涎。尤其是包装,竟然以琉璃瓶作为罐子,口上由匠师们手工打制了马口铁密封盖,虽然不如前世罐头的保质期长,但三个月之内使用完毕的说明直接被众人无视,因为携带方便,而且口味独特,最最关键的是——太好吃了!而且,吃完之后,留下的琉璃瓶更成为了一时人们的珍藏对象,因为造型美观,方便实用,最关键的是,基隆来的这琉璃,竟然纯净无暇,宛如水晶般透彻!更为叫绝的是全马口铁打造的红烧肉罐头,虽然此时基隆仍采用手工的方式打造这个马口铁罐头盒,但是依然影响不了其经过宁凤晨精心设计外观后对人们的吸引力,一送到各位大人府上时,简直就是哄抢。还有各式各样的东南亚口味水果罐头,更是孩子们的大爱,试问京城哪家没有吃了水果罐头后,孩子们哭天喊地的喊着“还要还要的”?更别提本来就是奢侈品的烟草了。在慢慢的吃掉各自库存时,众人猛然间发现,竟然四处都买不到这些货品!

    无论如何仿制,虽然肉食口味做到了类似,然琉璃瓶、马口铁就是横在众商家面前的一道坎,任凭怎么折腾也逾越不了,而且那个四轮马车,更是折磨了此时大明上上下下无数的匠户世家,这太难了,零件繁复不说,及时把马车拆了,挨个复原后,费劲九牛二虎之力也无法完成装配,更别提那个什么“黑匣子”(木制差速器),由于宁凤晨为了怕有心之人拾到马车后进行仿制,以致核心技术泄漏,便把此处进行了特殊处理,一旦拆开,整个机构散架,彻底成为一次性消耗品,即使讲来别的马车差速器坏了,也只能从基隆订货,因为什么,因为这就是技术的壁垒和垄断的形成!不过让宁凤晨多虑了,他的木质差速轮上,一个铜构件的化学处理方式,要到1850年以后才会出现。

    于是,从京城到漳州、泉州以致东南各地,无数的盗匪因为一盒罐头铤而走险,无数的家庭为了一只琉璃瓶妻离子散,无数的怨妇,埋怨家里男人为了一盒烟叶,竟然败光了全部家产,而各地士人权贵们,不断的指着空罐头盒骂娘,“他么的,为何要吾亲见此物?!欲罢不能却无从购买,天要绝我……”一时间大明各地的权贵阶层,因为几样新鲜事物,上演着各种悲喜剧。

    四轮马车等物带来的效果远远超出了晏世轮的估计,让汪才枫伏地痛哭“妖孽!竟然有如此之效果,真妖孽也”,汪才枫彻底服了,这都行,白送东西,竟然会带来比卖东西还要高的“附带价值”这些新鲜物,看来还要不停学啊。

    为了结束各地权贵阶层们的困苦,晏世轮放出风去,即将以“基隆商馆”的名义,在各地开设代售点,专门销售台湾特产。这在祖国大地上,一时刮起了强烈的“欢迎台湾商人来神州经商”的浪潮,于是乎,久久办不下来的营业许可,竟然在朝议上全票通过,没有一个站出来炸刺的,惊得天启帝以为当天是不是大家都吃错药了,还是自己忘吃药了?笑话,谁敢犯众怒阻止罐头、烟草的流通?!活腻了。

    各地的“基隆商馆”将主营台湾特产,加上琉璃、罐头、泡盛、烟丝、烟斗。由于烟叶不易运输,又不易使用,搞的当时明朝的各地以“吃烟”形容抽烟,于是乎,宁凤晨决定,采用圆锯的原理,做出了一种脚踏式烟叶切割机,靠机器将烟叶成丝,再在宁凤晨点拨下,基隆工匠的一双巧手制作下,烟斗诞生了。

    当时对于是否卖罐头等物,宁凤晨还曾提出异议,卖到敌国会不会资敌?笑话,成本十五文一罐的海鱼罐头,卖一两银子,各地黑市上往往炒到三两银子还是有价无市,还有,大约一钱银子的烟丝,黑市上都炒到了五辆一盒,而一个铁盒当中,充其量二两烟丝。只有马车,大大方便了运输,可是立国制军之利器。有了四轮马车,敌方辎重将无往不利,晏世轮可不傻,钱有的是方法去赚,何必对外界“公开”自己的秘密呢?

    不过要嘱咐宁凤晨一方面要加强新式马车的研发,另一方面一定要限制马车的流通,即使不得不流通,也要是功能不足的简配版,让所有人永远无法超越。

    商馆设立是早就在脑海中的计划,只是此时机会更加成熟了。晏世轮信中安排宁凤晨,首先在基隆设置商馆,此为天下所有“基隆商馆”的总部,而且,在即将开放的各地商馆,还要将其按照规模、驻军、职能等等为五个级别,最高为五级,设驻军三百,主事参赞十人,进行通商、谍报等活动。最低为一级,驻军五十,参赞两名,谍报人员视情况而定。目前受各项条件约束,除几处特殊的地点外,暂设总部为三级,其余内陆各商馆为二级,海外、敌国处权且为一级,待发展壮大后,再扩建不迟,人手难招啊!

    目前阶段所有主要商馆均设在沿海船舶便利之处,以便于货物走海运,更加便利,而且可以受强大的基隆水师庇护。而内地商馆,则主要派遣人员,发展眼线为用。又写信给基隆,急调调温镇峰来金乡,设立“金乡军内卫”,作为情报机构,又在已经开通海贸航线的马尼拉、琉球、日本长崎、朝鲜济州、辽东旅顺毛文龙处、山东登州设置几处重要的三级“基隆商馆”,虽然朝野上下、士人对海贸畏如虎狼,但是手暂时还伸不到台湾去。所以命名“基隆商馆”,不影响晏世轮在金乡即将的大动作。

    又将海贸分为内航与外贸,内航的总部设在淡水港,主要负责东南沿海、缅甸、泰国的商贸,外贸总部设在“基隆商馆”内部,基隆港地理位置优越,货物从这里出发,更容易到达日本、朝鲜、辽东以及整个东南亚。现在宁凤晨写信描述道:“两条笔直的水泥四车道环贯两地,沿途每二十里设一堡,留屯民开垦,设哨马驿站,气象森严,一旦有敌来攻,无论是陆路还是海陆,都叫他有来无回。”晏世轮直到此时,才长舒了一口气:至此,整个台湾北部,以及东北部出海口,牢牢的掌控在了晏世轮与宁凤晨手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