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太子真金亲自射了一只大雁,烤好后送到忽必烈的大帐,恭恭敬敬的跪下献上,“父汗,这秋的大雁,最是肥美,请父汗品尝。” 原本的历史上,真金太子因为受到忽必烈猜疑,已经郁郁而终。可是因为李洛带来的影响,此时他还活的好好的。 但是,也因为李洛,他已经不是历史上一心推行汉法的真金了。此时的真金就像他的父汗一样,倒退为一个保守顽固的蒙古贵族。 他已经不再相信什么汉法了,也疏远了之前一直围绕着他,对他抱有莫大希望的汉臣。 忽必烈接过太子亲自烤好的大雁,撕下一条烤的冒油的腿,忽然道:“真金啊,你知道大雁为何会飞来飞去吗?为何春他们要往北飞,秋要往南飞?” 真金似乎明白了父汗的意思,心的回答:“北方,才是大雁真正的家,可到了秋冬,气冷了,食物也少了,它们只能迁到南方。等到气暖和再回来。” “没错。”忽必烈点点头,沉思的模样犹如一座秋风中的雕塑,“大雁就像蒙古人,为了生存不断北飞南飞。我们蒙古人为了生存,不断逐水草而居,四处游荡,也是这个道理。” “哪里能为蒙古人提供粮食和奴隶,哪里就是蒙古人该去的地方。我们不能像汉人那样,祖祖辈辈守着一块田地,永远不动弹,永远不知道哪里有更好的水草。” “就像这中原,本来是汉饶祖地,却被我们占了,享了几十年福,汉地成为蒙古饶水草地。可以后呢?” “伪唐占了关中,已经彻底坐大。伪唐不是金宋,灭之何易。伪唐人口众多,火器犀利,只是骑兵少。可李洛占了关中,陇东陇西陕北皆难保,他以后不会再缺骑兵了。” “到时李洛北伐,我们未必还能占的住中原。这北地汉人,虽然留辫剃发,大多数人还是向着南边,盼着李洛打过来。” 真金看见父汗的神色很是凝重,心翼翼的问道:“父汗的意思,是放弃汉地?” 忽必烈冷哼一声,高大的身子站起来,看着茫茫山林,“不到最后一步,为何要放弃?汉地是大元勇士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李洛想恢复什么中原,那就来打,打的北地一片焦土,十室九空,朕也不心疼。” “汉地实在守不住,我们再扔给李洛也不迟。不过,凡事未虑胜先虑败,要做好真守不住的打算。伯颜!” “奴才在!”伯颜立刻躬身站在忽必烈面前。 忽必烈面无表情的道:“枢密院再招募二十万汉军,扩编克尔钦军和哲里木军。兵员嘛,优先挑选河东人和幽燕人。只要强壮勇猛,奴隶也可作军!” 伯颜皱眉道:“大汗,二十万新兵不是数,这钱粮怕是吃紧了。” 忽必烈冷笑,“让那些汉人大族出钱粮。他们不出,就等着李洛打过来抄他们的家,分他们的地。” “还有,告诉汉军,朕给他们分地。只要守住北地,地就是他们的。只要忠于大元,就不会亏待他们。” “喳!”伯颜领命,“像孔家这样的大族,有的是钱粮土地,让他们出点血,他们敢不听。” 随着李洛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忽必烈也越来越不顾所谓圣子的脸面了,越来越像是个蛮族酋长。 汉地守得住就守,万一守不住,也要绑架更多的汉人兵马,带着去西边开疆拓地。 就好像当年金国的“北失南补”。 “太子,你过完年就离开大都,到西京苹果城。”忽必烈看着真金,“朕老了,以后的大事还要靠你来办。你就坐镇西京,好好经营经营。” 苹果城在西域,本来是察合台汗国的王都。察合台汗国被灭后,忽必烈将苹果城设置为西京。 “西边六个行省,由你来镇守,云南王和安西王辅佐于你。你要给朕好好看着西边。” 真金太子一点也不意外,起来,西边六个行省那么大地盘,几千万色目人,的确需要一个有分量的人坐镇。 朝中除了自己这个太子,没有更适合的人选了。 很明显,父汗把西方作为了最大的退路。 为何不是老家塞外? 因为塞外人口太少,奴隶太少,已经不足以供养大蒙古国了。 牢牢控制西部,大元还是大元。要是西部都没有,那大元就成为草原上的部落,不再是大元。 真金很悲哀的发现,堂堂大元,竟然拿李洛的伪唐没了办法,想打也没法子南下,只能眼睁睁看着伪唐一强大,强大到直到有一北伐。 就是英明老辣的父汗,也对李洛无可奈何了。 想到几年前那个在自己面前一口一个“大人”的谦卑李洛,真金觉得很是荒谬。 他竟然信了这么一匹豺狼! ………… 江陵行在,光政殿。 摄政皇后崔秀宁正在主持常朝。 崔秀宁脸上带着微笑,肤色晶莹生辉,显得心情极好。虽然已经身怀六甲,却还是神采奕奕。 李洛顺利攻占关中,恢复长安,她当然很高兴。 恢复中原又往前迈了一大步。更重要的是,李洛平安无事。她不用日日提心吊胆了。文祥和陈淑桢的大军,也顺利撤退了。 “皇后陛下,陛下圣旨,要抽调三千警士,以及工部营造匠官去关郑臣已经拟定了条陈,请皇后陛下过目。” 政事堂中相林必举,递交一份条陈。 所谓条陈,其实就是处理建议,君主觉得没问题,就当即准奏,要是觉得有疏漏,就要修改。倘若不行,就打回重拟。 崔秀宁看完条陈,皱眉道:“工部的营造匠官,最多修建过萧隐的皇宫和寺庙道院,他们能主持修建长安皇宫么?” “陛下给本宫的信,是要重建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三大内,按照陛下的意思,那可是占地七里,有殿阁上百座的大皇宫,用工超过十万人,一般的匠师,能胜任么?” 群臣也犯了难。能主持修建这么大皇宫的人,凤毛麟角啊。毕竟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主持过修建皇宫? 修建元大都的刘秉忠倒是足以胜任,可刘秉忠早就死了,当世还有谁有能力主持长安新宫? 大唐兴起以来,海京洛宁、南京临安,以及现在的江陵,都是行在。陛下并没有大兴土木的修建皇宫。 眼下,大唐得了关中,正式定都长安,下咸知,那是一定要大兴土木,营建长安宫了。 不然,何以彰显大唐威仪?何以体现大国气象? 大唐现在有钱粮,又有大量俘虏可用,秦岭和陇山又有大树可伐,完全有物力人力营建长安皇宫。 可问题是,独独缺了宇文恺、李诫、刘秉忠这样的鲁班之才。试问下,还有谁能当此重任呢? 崔秀宁有点苦恼。作为后世人,她和李洛见多了着名建筑,对于修建长安皇宫,在设计上肯定能给出很多超前的宝贵意见。 但也就是仅此而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