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2章 好领导与好下属,商人赈灾-《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第(3/3)页

    片刻后,熊文灿和周廷儒进了大堂,一番行礼之后,熊文灿沉声道:“陛下,最近臣有一件事儿有些拿不定主意,请陛下示下!”

    不待崇祯询问,熊文灿便拿出一了一份文本递给了李若涟:“陛下,自去年起安徽的凤阳、庐州两府已经受旱灾影响,

    不少州府衙门都接到了商人们施粥赈灾的申请,且是用自家粮食,臣已经知晓的都已经有九府二十二个县共计一百二十九个大小商号。”

    “商人赈灾?”

    崇祯满是意外之色。

    做慈善活动,这是各地官府都会鼓励和支持的,甚至表彰。

    可并不意味着开设粥厂救济灾民是商人们想做就做的,需要向官府申请,等官府批准后,在官府的监督之下才可以的,并不是说你有粮食就可以随便。

    之所以如此,一是害怕有心人投毒造成大规模的伤亡,且大规模聚集容易引发瘟疫。

    二是需要官府派出衙役维持秩序,饥饿之下的灾民什么事儿都能做的出来,没有官府的震慑,单靠商人们搞不好就会发生哄抢,进而发生踩踏事件。

    虽然大旱开始波及安徽的庐州府和凤阳府,但并不严重,以沿途所看最多减产三到五成。

    而安徽和江苏本身还算是富有,加上海贸所需手工赚到的银子,百姓也不至于饿肚子才是。

    富商们在这个时候施粥倒是有些看不明白了,但要说商人们在作妖他是不相信,那就问问朝廷的刀快不快了。

    一念至此,崇祯看向熊文灿:“说说你的看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