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即便是我们会控制粮食,但涨五成、甚至翻一倍也不算离谱,朝廷也没法管控。 可去年我们打下了中南半岛,广大的平原和一年三熟,会有大量的粮食产出,加上现在有蒸汽机商船运输,不说即刻送达了,至少比以往陆运所见七成的运输时间。 这让囤积了粮食的商人直接傻了,源源不断的粮食加上囤积的,商人们囤积的就算是砸在手上了。 卖也不合适,不是卖不出去,是卖了还得不到百姓的好,倒不如趁机做善事,赢的百姓的好,进入朝廷的眼,获得承包官道和蒸汽机商船的资格。” “这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呀!” 崇祯恍然大悟,眼中满是感慨之色。 这一刻商人们将商人们的精明算计、唯利是图展现的淋漓尽致。 历朝历代为什么重农抑商,除了粮食根本、政治稳定、儒家思想、财政赋税外,最主要的就是防止贫富差距激化矛盾、大商维系政权统治和资本集中过程中土地兼并,激化矛盾。 但又不能没有商人。 从后世而来的他深刻知道只靠农业发展,那么大明永远都只是一个生产力落后的国家,虽然现在是天朝上国,可数十年上百年后就彻底的掉队了。 大航海时代已经开启了,只靠朝廷自身的力量远远不够且束缚太多,让更多商人参与进来才是最优解。 而商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通过商业活动,商品和服务得到了流通,促进生产和消费的对接,在这个过程中涉及的各个环节的百姓都得到了利益,大明才能快速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合法合规,无论是商人还是朝廷,都必须遵守法规,只要商人在法规内办事儿,朝廷也不能向土匪一样直接抄家了。 做大了、眼馋了、有私心了等等就直接用权力镇压,那还有几个人敢去闯,商业还怎么发展起来,国家还怎么富强起来。 所以对这些要赈灾的商人们的动机,崇祯虽然不喜,但也不会去刻意打压。 反正蒸汽机在源源不断的制造,早晚大家都有,官道肯定是要修的,早修晚修都是修,只要按朝廷标准来,谁修不是修? 现在赈灾让百姓吃到肚子里,也算是不错。 “这些商人有多少粮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