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啊?!” “什么‘龙阳之癖’啊?没听说过啊。” “别理那书呆子,整天说的好像什么都懂一样。” “‘龙阳之癖’书上真的有说的!好像是……‘常与上卧起。尝昼寝,偏藉上袖,上yù起,贤未觉,不yù动贤,乃断袖而起。’” “听不懂听不懂!书呆子还是一边去吧!” “到底怎么回事啊?张七那几个人到底怎么了?” “那几个人啊,一个人趴在另一个一个人的背上,就那样和叠罗汉有点像,不过他们是那样一个人贴着一个人那样的,而且他们的【哔——】插进了前一个人的【哔——】里,还……” “呕……别,别说了……” 听到这些,月儿又忍不住笑了起来…… …… 注:龙阳之癖,古代对男xìng同xìng恋的称呼。其实这个时候应该还没有这个词,因为这个词的起源是《汉书》,这个时候才秦朝…… 吃过饭之后,月儿和楚月正打算去村长家一趟,但是两人刚刚走出来,便看到街上一位老人背着一个袋子吃力的走着。 这时,月儿马上过去说,“老爷爷,我们帮你背吧。” “啊?”老人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奇怪的看着月儿。 “您是要把这背回家吗?”月儿问。 “嗯,是啊。”老人回答。 “那,我们帮你背吧!”月儿马上笑着说。 “呵呵,小姑娘心地正好啊。”老人笑着说,“不过,不用了,小姑娘,我还背的动。” 说着,老人把袋子往背上颠了一下,忽然觉得轻松了很多,对月儿说,“没关系,我能行!” “老人家,您就别勉强啦。”楚月的声音忽然在老人身后响起。 “嗯?”老人回头,看到楚月在袋子下面扶着袋子…… “呃……” “放心交给我吧。”楚月笑笑说。 犹豫了一下,老人叹了一口气说,“唉,果然人老了啊……” 楚月接过老人的袋子,对老人说,“走吧,我送老人家你回家。” “谢谢你们啊。”老人笑笑说,“这个时候,像你们这么好的孩子,上哪找去哦。” “老爷爷你家在哪里啊?”月儿问。 “就在那边,其实也不远的。”老人说,“在,老吴的屋子旁边。” “呃……老人家,我们不知道老吴是谁啊……”楚月吐槽。 “啊?你们不知道吗?”老人看起来惊讶了一下说,“就是村长啊,老吴村长。” …… 帮老人把那一袋米背回去之后,老人留楚月和月儿喝茶,不过楚月拒绝了。 而在路上的交谈中楚月也知道了,这位老吴村长年事很高了,而且耳朵不灵光,找他问事情的话恐怕很麻烦。 “不过,也没办法啊。”楚月说,“我们得找他问一下一个朋友的事情。”楚月说。 “这样啊,那,老吴家就在旁边,我和你们一起去吧。”老人回答。 村长家。 “老吴!我带客人来了!”老人进门后说到。 “什么?你带红薯来了?”这时,另一个老人拄着拐杖走出来,“来就来啊,带什么红薯啊,我家不缺粮食啊!” “老人家,你好。”楚月说。 “哪家人又不好了?这谁家的姑娘啊又来找我诉苦?” “老吴,这孩子是说,‘你好’!” “哦!‘太寒’啊?冷就冷吧,说什么‘太寒’啊!” 楚月和月儿脑后拉下来几条黑线。 老人朝着楚月和月儿无奈的笑了笑说,“走吧,我们进去说。” “啊!老刘你带客人来了啊。”而这个时候村长才注意到楚月和月儿是老人带来的客人,说,“来,姑娘们,请进请进。” 到了村长屋子,楚月本来还想扯几句其他的事情先拉近一下和村长的关系,不过现在看来如果说多了反而麻烦……还是直接进入主题吧。 “村长,我们想问一些事情。”楚月尽力说的清楚而且大声。 “啊?你们想闻一下番茄?想吃就说嘛,闻什么啊……” “不,我是说……‘问一些事情’……” “闻一下就死了?!怎么回事?!” “不是啊!!我是说……请教您一下!” “什么?要打到我一次?我都一把老骨头了还……” “……服死了……” “服毒死了?谁啊?竟然服毒?” “……” 楚月无奈的看向老人。 老人也无奈的摇摇头。 “要不,写字试试?”楚月问。 “不错是不错……但是,我们村长不是秦国人,现在秦国的文字……” “这里原本是魏国的地方,原本应该是使用的韩国的文字吧?”楚月问。 “嗯。”老人点点头。 “月儿,魏国的文字,你会写吗?”楚月转头问月儿。 “嗯。”月儿点点头,“交给我吧。” …… 终于,又经过一番费力之后,村长理解了楚月的来意。不过,最后村长也只是告诉了楚月天明最后的离开的方向,其他的,村长也不知道了。 不过,对于楚月来说这也比没有目的的到处乱转好多了。感谢了村长和老人之后,楚月和月儿一起朝着天明离开的方向走去。 因为不知道天明到底在什么地方,楚月也只能和月儿一起便走便猜想天明的决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