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千古贤相诸葛孔明-《三国雄图》
第(2/3)页
其三是谨慎有余,奇谋不足。一生行军打仗不敢弄险,陈寿评价他“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不敢采纳魏延五子谷良策,以致五伐中原,耗尽国力,收效甚微。他一生中最强劲的老对手司马懿,言“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虽然有自夸自矜嫌疑,但也道出了诸葛亮尺有所短,谋略和决断,力不能逮的短板。
其四是事必亲躬,大包大揽。自比管仲乐毅,事无巨细都要过问,导致部下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思想,人才难以成长,不能脱颖而出。同时脱垮身体,累死自己。
其五是贪恋权柄,独断专横。诸葛亮做了丞相以后,独揽大权,遇事先斩后奏,“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而且排挤同行,废黜托孤大臣李严,流放“楚中良才”廖立。刘婵长大后,理应把大权移交给刘禅,但是他不仅没有这样做,而且彻底抬空刘禅,把刘禅禁锢在深宫,成为摆设甚至废物,形同造反。刘禅“诏赐亮金钺一具,曲盖一,前后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贲六十人”,诸葛亮在北伐前接受了部分九锡,比之于春秋时的霸主齐桓公还多了一锡。而且诸葛亮曾言:“若灭魏斩(曹)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锡)邪”,反心毕露。所以,当时执政的诸葛亮并没有被时人视为事君以礼、谋国以忠的圭臬。反之,蜀汉政权中,李严、廖立、来敏、魏延等人对诸葛亮独揽大权颇多微词,诸葛亮在世时,迫于其权威,人皆不敢直言指斥。
但无论缺点有多大,诸葛亮都是三国时代综合能力强、单项能力非常突出的超一流的大才!
他的一生做到了“鞠躬尽瘁”,最终实现了“死而后已”的悲壮结局。不久蜀国也迅速灭亡,令无数人惋惜不已。
就要见到穿越三国以后第一个大伽,阿斗心中无比兴奋。但是,对诸葛亮这个未来的“亚父”,刘禅却是既喜欢又害怕,即佩服又反感,心情十分矛盾复杂。
正在刘禅陷入历史迷局当中之时,一个令人愉悦清晰洪亮声音在耳边响起,让人无比亲切舒服。
“孙夫人,少主,有失远迎,请恕罪。”
正在温习历史的刘禅闻言如被电击,眼睛一亮,只见一位三十多岁,身高八尺(约合现今1.84米),丰神俊朗,玉树临风的青年人正在前面恭迎。
正是千古人杰、军师中郎将、署左将军府事——诸葛亮!笑容可掬,风度翩翩,让人如沐春风。
孙尚香笑道:“先生免礼。”
刘禅使劲睁大眼睛,仔细打量着使自己成为傀儡的未来亚父。
只见诸葛亮正如《三国演义》描述的“身长八尺、面如冠玉、羽扇纶巾,忽忽然有神仙之感”,果然是风流倜傥、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大帅哥!
一班人进堂坐定后,诸葛亮笑道:“孙夫人,今天前来所为何事啊?”
还不等孙尚香答话,刘禅就向诸葛亮跪了下来,一字一顿大声道:“先生,吾要拜师!”
“拜师?私塾里不是有先生教书吗?”诸葛亮惊奇地看着刘禅,好像不认识一样。
在诸葛亮的印象当中,刘禅是个呆板迟钝、智力不隶、老实巴交的诚实孩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