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章 商道万里-《三国雄图》
第(3/3)页
雷龙营都督、当阳太守雷绪,副都督、镇远将军赖恭,监军伊籍、长史夏侯篡、参军彭羕、司马董允、主簿樊建等早已在城门恭候多时。
一阵寒暄过后,雷绪吩咐樊建负责清点慰问物资,安顿好其他随行人员和军士,便引着糜竺、赵云、向朗、刘禅、向宠、傅彤、习珍、阎宇等众人,到了县衙前面广场。
广场里张灯结彩,披红带绿,布置成一个会场,席地而坐的足有百人之众,见到左将军从事中郎糜竺一行人,纷纷站起问好,打招呼。周围站满了围观的百姓。
刘禅等人一一回礼,据雷绪介绍这些都是当阳县官、吏,本地的乡绅名流,十乡的有秩(啬夫)、三老、游徼,还有亭长、亭侯、里正、父老、族长代表。
“有秩、啬夫、三老、游徼?”刘禅讶然,好奇地问旁边的向朗:“向大人,这些都是什么官吏?”
刘禅在后世虽然熟读《三国演义》,但是这些汉代机构及官吏却是涉猎不广。对有秩、啬夫、三老、游徼这些有些怪异难以理解最基层的名称,更是闻未所闻。
刘禅只知道刘邦曾经做过沛县泗水亭长,因体恤民众的疾苦,在押送囚犯去郦山服劳役时私自放走了他们,自己逃亡到芒疡山,后在沛县起义,称“沛公”。
向朗道:“汉承秦制,州下设县,县下设乡,乡下置里、亭,十亭为一乡。乡置有秩(啬夫)、三老、游徼,分掌乡政、教化、治安;里则有里正或里典;居民仿军队什、伍编制,置什长、伍长。十里路设一亭,亭有亭长、亭侯,掌治安警卫,兼管停留旅客,治理民事。游徼掌巡察逐捕盗贼。亭长、亭侯,主侦察收捕盗贼。县尉、游徼、亭长皆习武事,带剑佩刀,持盾披甲。”
“原来如此,斗受教了。”刘禅拱手道。
(码字辛苦,请诸位看官多鼓励、点击、收藏、打赏,多投推荐票、月票!)(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