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章-《安若有寒》
第(2/3)页
桃红:“……”那个是啥?
冀州的洪水已经淹没了很多人的家园,安谙在马车里已经能看到三五成群少数的难民逃避而来,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很多人见安谙排场不轻,胆子大的便截住了去路,要求救济。
安谙面有不忍,但也无能为力,首先自己身上所带无几,其次,有一就有二,接济了一个那第二个第三个马上就会依葫芦画瓢,自己的马车不但走不了了,而且很可能会伴有人身危险!不是自己把人性想象的过于复杂,但是得陇望蜀、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事情还少吗?
安谙果断的下了指令,回城!打道回府!
马车调转了方向,又回到了府内,安谙深深的叹了口气。
第二日,清荷送来了请柬,述说公主之邀,无论官阶门第,信女皆可,于后日赴往皇家别苑,为百姓祈福。
也许是因为昨日发生的事情始终令人心有芥蒂,安谙几乎立即便答应了邀约,从库房里准备了三金,拿出备用。
后日一早,安谙蹬上租借来的马车,在途中与清荷的马车汇合在了一处,一起赶往皇家别苑。
安谙虽是第二次来此,却仍然感觉很新奇,也许是第一次没有心情闲逛,所以此次聚会倒是成全了那一探究竟的心思。
皇家别苑,果真是名副其实,先不说它的精致、繁美,那磅礴大气的格局和格调,就足够让人流连驻足的了。
安谙此时的心情倒是不错,跟在清荷和一众姐妹的身侧,缓步而行,一直走到了未央湖畔。
未央湖是在原本天然湖的基础上又加宽了一倍,此时似乎足有七八百亩之大了,湖面一片平静,微风过后,泛起了粼粼波光,在阳光的反射下像洒着点点的碎金,各种水鸭在湖中自由的徜徉,而湖畔四周种满了各种树植,新绿深绿错落交至,环绕周始,果真是美不胜收。
未央湖边上已经临时搭建好了平台、铺满了各色的茶点,供人休息和进食,此刻已经围拢了一些贵妇和少女,谈笑风生,哪里能看的出来此时城外的冀州等地那哀鸿遍野的灾后景象?
清荷已经看到了几位熟悉的姐妹,忙着不停的打着招呼,安谙似乎被遗忘在身后了。
安谙并不计较,找了一个角落的位置,让桃红端过茶来,自己就这么安静的坐着。
人渐渐多了起来,安谙只觉的自己的五官都被刺激了起来,眼前是那纷繁的婀娜身影,鼻段嗅的是层出不穷的各种香气,耳旁是纷杂的娇侬软语,口中也要应付接连而来各种好奇打听的人,不过在知道自己的门第后大多是说了声,尚有熟人在此,稍后再聊,对于这种明显的谎言,安谙一点也不在意,只是觉的有些疲惫而已。
过了将近一个时辰,长乐公主在几位贵女的簇拥下才翩翩而来。
距上次相比,安谙此次倒是可以看清了公主的相貌,五官虽是生的极好,但那高出来的颧骨和较宽的下颚,让人无形中觉得气势凌人,性格傲慢,并不好相与。
公主的到来,让在场的众人倒是安静了下来。长乐公主很满意眼前的境况,眼波一转,清脆的声音响了起来:“长乐在此感激各位心怀慈悲的渊朝子民聚集于此,为我朝那多灾多难的水泽之乡捎去我们深切的关怀和祝福,希望可以平息灾难、永保平安……”
安谙只觉的自己的耳中嗡嗡嗡响个不停,就是不知道也记不清长乐公主到底在说些什么,那清脆的声音到后来都变成了尖锐的噪声,长篇累牍,偏偏没有人敢反对,大家不时的还要称赞几句,鼓鼓掌以示激奋的心情。
安谙等了好久,等着长乐公主又宣读了一篇“罪己诏”,这才算告一段落,终于步入到了正题,捐钱捐物,不过能来此皇家别苑的都不是平头百姓之女,既然大家都是有品阶之层的夫人和小姐,那出手还是阔绰的,仍是以金银珠宝为主。
安谙特意在随众人之后拿出了三金,瞧了瞧账簿,看到清荷等人的捐款,仍是以一金为主,也庆幸自己排在了末尾,以免过多攀比的麻烦。
不知是谁,同样也看见了清荷等姐妹的捐款,口吻不满:“原来从六品的女儿也就是出得起一金而已,还以为多么的了不起呢!还效仿公主穿什么素纱金,不过东施效颦而已!”
安谙听见皱了皱眉头,只见此女一身锦缎苏绣,鲜艳夺目,只是面貌平庸,埋没在了如花似锦的衣衫之下,凸显了累赘和招摇的特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