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拜访高昱-《明震天下》
第(2/3)页
高昱笑着指着钟宇说道:“两位兄长,这便是刚才我们聊起的,做那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文浩贤弟!”
说着高昱又指着那个面色微黑的青年书生,给钟宇介绍道:“这位是我们山东今科乡试的解元、东昌府的穆孔晖穆伯潜兄,伯潜兄惊才艳艳,诗词文章都是上佳,时庸佩服之至啊!”
穆孔晖笑道:“时庸兄过奖了,时庸兄的文采伯潜才是佩服之至,伯潜这解元纯属侥幸,是时庸兄承让了!”
钟宇一定这个面不惊人的青年书生,竟是山东的解元,不由得佩服,忙又再次见礼。虽然解元相对于状元这种超级考霸来说还有差距,但能拔得一省秋闱乡试头筹,也算一个不折不扣的小考霸了。
高昱又指着另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书生道:“这位是江西袁州府的严嵩严惟中兄,我们在来京师途中相识,虽是初见,却觉一见如故,惟中兄的诗词文章,时庸也是佩服之至!”
“严嵩?”钟宇听了高昱介绍,忍不住惊讶的道。眼前这个高高瘦瘦,带着几分书卷气的青年书生,竟是明史中被列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的严嵩。后世经过无数戏曲和文艺作品、历史典籍的描绘,严嵩的奸臣形象早已已深入人心,尽人皆知。钟宇如今乍见真人,怎么也不能把眼前这个略带几分缱绻书卷气的青年书生,跟那个嘉靖朝专权二十多年的大奸臣联系起来。
严嵩听到钟宇的惊讶之声,不禁有些奇怪,出声问道:“怎么,文浩兄听说过在下?”
钟宇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不由得吱唔道:“嗯,惟中兄的大名在下倒是听人说起过。”
严嵩除了弘治十五年参加壬戌科会试来过京师,别的时候不曾在京师呆过,他自忖钟宇知道他的名字,必是从那科的同年进士口中听起过自己的名字。壬戌科会试他未曾得中,是以也不愿提起,见钟宇吱唔,也没有再多问。
几个人彼此互相见礼认识了,各自坐下喝茶闲聊。
文人闲聊,自然离不开诗词文章。
除了钟宇,另外三人都是来京参加明年春闱会试的,自然要聊一下科考的经义文章,互相参详一番。
钟宇本就不会写这些八股文,如今又已是三甲的赐同进士出身,自然不用为这些经义文章费心。
不过钟宇虽然不会写什么经义文章,但两世为人,后世又是知识爆炸的年代,有些道理都是想通的,钟宇倒是能够听懂他们所聊的东西。三人闲聊的一些经义道理中,钟宇有些了解过的,说起来倒是比几个人看得稍稍透彻些。
三人讨论经义道理之时,钟宇在旁时不时的插口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倒是不时让他们深思发醒。有时几人深思一下,重新破题立意,倒是觉得颇有新意,不禁大赞钟宇的立意高深。
闲聊一阵,钟宇从穆孔晖的话语中,听出他对程朱理学所宣扬的“天理至上”等观点颇有微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