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算计-《贞观纵横》


    第(2/3)页

    这边吵吵嚷嚷的不成样子,大雁寺那边也是群情激奋,智障和尚手里哆哆嗦嗦的拿着李承言的书信嘴里喃喃的念叨着。

    “劫数劫数啊,我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的,没想到在这呢?”

    “师叔!现在不是谈这些的时候,草原迹已经可以预见,咱们要趁早打算啊。”

    一群和尚坐在蒲团上逼着眼睛思量,突然一个白须老者疾言厉色的说到:“无论如何,不能让牛鼻子们占了先机,佛道式微,诸位此时不出力,等着那群牛鼻子把咱们拍死在墙上再出力么?”

    “了凡!戒嗔戒躁,”

    “阿弥陀佛,佛陀尚有三分火气,此时着实怪不得了凡,太子此次乃是阳谋,意在挑拨佛道两部门的关系,他从中占利,不过事以如此,多说无益,”

    当智障大师看着五百多万银币的计划的时候,痛苦的闭上了眼,太子这是让佛家几十年的积累一朝化为了泡影,且不管日后佛道两家谁胜谁负,赢得终归是他自己。

    佛道两家的事情一字不落的出现在了李二的案头,李二看着眼前的一幕哈哈的大笑:“好个一手托两家,哦是三家,这一拖,草原城池的花费已经有了余富,还了国债,明年能过一个肥年喽。无忌,臣工们跟了朕许多年,明年这俸禄也该涨涨了,不然有人会指着长安骂朕小气了。”

    “哈哈~太子此举一举三得,妙实在是妙。”

    “好了,这件事情先放到一边,这次找你们过来是有一件事情要说。”

    李二坐在椅子上喝了一杯茶水,嘴角上挂着笑意,从来没有这么痛快过,原来钱还可以这么赚,虽然龌龊了些,但是实在是太解气了,而且能给国家带来利益的主意,李二从来都不会拒绝。

    “无忌,今年的盐价如何?”

    虽然不知道李二干嘛问这个,不过依旧是老老实实的回答道:“今年粗盐每斗盐十文,精盐二十文,青盐一百文算是百年来盐价最低的了,而且粗盐的成色已经算得上是上等的好盐。”

    自打李承言从海里晒出盐来,整个大唐的盐价蹭蹭的往下掉,原来的青盐几近三百文一斗,都是富贵人家用来刷牙的,现在不一样了富贵人家拿着青盐当食盐吃,这就应了小平爷爷的一句话,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若粗盐每斗三十文卖给吐谷浑,你觉得怎么样。”

    李二语不惊人死不休,盐在这个时候算是战略物资,吐谷浑缺盐,所以吐谷浑每年才会跟吐蕃争盐井争的头破血流,盐对于士兵很重要,没有食盐,就算是最强壮士兵都会没有力气,所以对于外租,哪怕是突厥,李二都在控制盐的流通,以前是因为大唐也缺盐,后来是因为控制外族。

    “陛下,此事可否是另有隐情?如若不然咱们又不缺钱干嘛非要往吐谷浑运盐?”

    “什么隐情不隐情的,吐谷浑乃是大唐于吐蕃的屏障,若是仅是靠着盐就能让吐谷浑消停几年,给咱们档几年吐蕃,到时~”

    到时之后的话李二憋在了心里,现在关中跟草原已经隐隐的有将吐谷浑包围的趋势,到时候两方夹击之下,吐谷浑还有什么本事逃脱李二的魔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