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口中的话音落下,朱由校直接将目光挪移到了周宁的身上,他冷着脸询问道:“靖安,人手都安排好了吗,准备什么时候收网?!” “启奏陛下,一切已经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动手!” 没有任何的犹豫和迟疑,周宁当即拱手回到道。 朱由校点了点头,脸上终于是泛起了一抹喜色。 随即,只听他出声说道:“很好,那就由靖安你来告诉李爱卿。 什么时间,京都的粮价就会彻底地稳定下来?” “过了今天,粮价便会恢复如初!” 周宁不假思索,直接给了李汝华一个时间。 “一天怎么可能?” 对于周宁的答复,李汝华显然是半点也不相信。 他再次朝着朱由校叩首一拜,连忙出声说道:“陛下,想要使得京都的粮价平复,如今恐怕真的只有去寻找那些大户粮商,例如晋商等商人商议。 短短一天的时间,怎么可能彻底地解决啊!” 李汝华的提议,再一次使得朱由校怒火中烧。 他愤然站起身来,宛如看一个死人那般,看着下方这个自己大明朝的堂部高官。 “找晋商来商议?!这也是你一个堂堂正二品户部尚书能够说出来的话?!” 拂袖一甩,朱由校冷哼一声,出声质问道:“那这些晋商在搅动我大明民生,霍乱我大明社稷的时候,他们怎么没有来与朕商议啊?!” 此时此刻,朱由校的心里面很是恼火。 经过周宁麾下锦衣卫的探查,朝堂之上有不少官员,都与晋商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例如眼前这位户部尚书李汝华,又如上奏的刑科给事中侯恂。 甚至就连内阁当中,都有一位阁老乃是晋商家族出身。 也正是因为如此,眼前这李汝华身为户部尚书,他明知道京畿地区的粮食被晋商所操控。 但他不思如何去解决晋商,反而是准备与晋商妥协商议。 “陛下此言差矣,区区商人又怎么可能危害我大明的江山社稷呢?” 李汝华却是并不清楚,朱由校已经对晋商挥起了屠刀,他仍旧是出言为晋商辩护道:“那些商人不过贪点钱财罢了,又岂能伤及国之根本?” 李汝华不说这话还好,他一开口出声,当便使得朱由校心里面的怒火更加旺盛了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