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对于现如今刚刚展露兴盛之势的女真金国,周宁其实并不怎么放在心上。 如果不是寒冬将至,在北境动兵颇为艰难。 再加上大乾王朝确实有必要修整一段时间,周宁恐怕直接就发兵灭掉完颜阿骨打了。 商讨完金国的事情以后,接下来便是如何处理辽国俘虏的问题。 寻常普通的俘虏到是好说,直接打散编入仆从军之内。 待到日后攻伐宋庭和金国的时候,都能够用得到他们。 唯有辽国那位亡国小皇帝的处理方案,使得满朝文武议论纷纷,始终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 一部分朝臣认为应该直接处死,以此彻底断绝了契丹人反叛的希望。 那小皇帝毕竟是辽国的正统继位者,他如果继续活着的话。 对于那些野心家来说,就是一面鲜明的旗帜。 另外一部分朝臣,则是认为应该给那小皇帝一条生路。 将其幽禁在蓟京之内,严加看管便可,没有必要非得处死对方。 周宁稍加衡量了一番过后,最终乾纲独断,决定留那小皇帝一条性命。 不仅如此,周宁还给对方封了一个安乐伯的爵位。 辽国再怎么说也算是一方王朝,虽然已经被大乾剿灭,但是应有的尊重还是不可缺少的。 所以周宁干脆依照以往的传统,将二王三恪之礼用在了那個小皇帝的身上。 这样一来,既可以表达出对于辽国这个昔日对手的尊重,同时还能够安抚大乾北境的子民。 最为重要的是,大乾日后还会对宋庭、西夏等国用兵。 倘若始终都是采取赶尽杀绝的做法,其他国家的皇帝看不到生存下去的希望,岂不是会负隅顽抗到底? 但是有了辽国小皇帝的例子在先,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一旦战败,只要投降于大乾王朝,最起码还能够落得一个安乐余生的下场不是? 至于是否有野心家那这些亡国之君做文章,这一点周宁却是完全不曾畏惧。 但有叛逆者出现,直接弄死就是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