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给眉阳城内的岳寒山留了白玉兔,女帝抵达,岳寒山以白玉兔传送消息,手中拿着白玉龙的李相白被十五带到了眉阳城和女帝汇合。 大殿内左丞相手指沙盘,洋洋洒洒的说着自己的排兵布阵,拒敌之道。 也并不死板,左丞相和太尉都是大周的兵家半步神圣,修为和太岳书院的院长左公明同境,掌握兵权,通读典籍,有真材实料,非浪得虚名。 采取的是“中路突破”的战术思想,五个大阵,先以符弩攻击,伤其大苍军队冲阵的中路重甲兵,随后步兵方阵分层次投入。形成三到五个梯次,大周重甲兵在中路,凿阵攻击,左右侧翼的步兵军阵分成鱼鳞状的小方阵,按梯次配置,一队一队自大苍侧翼穿插,直捣心对方中军,骑兵则负责牵制大苍轻骑迂回。 简而言之,就是一个鱼鳞阵。 华国历史上最早出现就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经典阵法,步兵和战车相间交错,浩浩荡荡、气势磅礴。进可以攻,无坚不摧;退可以守,固若金汤。谓之鱼丽之阵,后被称之为鱼鳞阵。 华国历史上那些个将鱼鳞阵应运到娴熟极致的将军还增加了很多变数,比如在鱼鳞阵中编入手持钩镰枪的长枪手,专门在盾牌兵的配合下割马腿。这些针对骑兵的变化在左丞相的鱼鳞大阵中是没有的。 左丞相洋洋洒洒陈述完毕,围在沙盘四周的随军策士有赞叹声发出。 “丞相用兵如神,此鱼鳞大阵既能发挥我军符弩、步军优势,又扬长避短可克制大苍骑兵,此阵能破敌。” “庄国西南之战,如若以此阵破敌,或许早就拒敌于境外了。”卫武大将军梁石楷说了一句。 李相白挑眉,“这话刺耳呀,明显是在损老太尉。” 胭脂郡是昔日文王姬渊的封地,文王兵权上缴,人在京城赋闲,此番大苍南下,文王也是随军。 熟读兵法,文王姬渊暗自点头,心道:“左丞相此阵甚妙,是能扬长避短,但隐患之处就在于后翼薄弱,一旦中军扛不住大苍军队冲击,全盘崩溃。” 老太尉秦汗青心胸开阔,听得出来梁石楷的弦外之音,但赞赏左丞相的排兵布阵,点了点头,老太尉说道:“此阵确实精妙,重在进攻,尾翼是弱点,但此弱点又被丞相部署的弩兵保护妥帖,丞相高明。” 岳寒山看了看女帝。 姬西楼回了岳寒山一个秒懂的眼神,视线看向李相白,女帝开口:“李伯爵看法呢!” “都叫伯爵了呀!” 李相白嘴角稍微的挑眉,脱口而出:“子非鱼,焉知鱼!” 浓烈的否决意味。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