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9.第四百六十八章-《红楼之熊孩子贾琮》


    第(1/3)页

    第四百六十九章

    却说史湘云录了离宫的小宫女名册,陈瑞锦大喜,向她讨要单子。湘云不解道:“陈妹妹要那个可有用么?”

    陈瑞锦见她仿佛有几分疑心,道:“方才贾琮与一位先生商议合伙做买卖,此人可巧有个小女儿在宫中。只是他满心以为女儿已没了,贾琮问他名字都不肯说。我们想着,保不齐可以一试,万一还在呢?他是长安人氏,女儿在京城出生,姓柳。”

    史湘云闻言思忖片刻道:“我不曾细看过名录,仿佛记得有个叫柳明月女孩儿模样极好,乃是一处养生堂收养了。”

    陈瑞锦大喜:“当真?她堂姐叫柳明秋!”

    史湘云已全然不疑了,念了声佛:“若能寻着那些孩子的家人,也不枉费我录一回单子。”乃站起来往隔壁南厢房的柜子里去寻。

    陈瑞锦见她这柜子竟和梨香院图书室特意打的文件柜一样,还贴了各色签子,笑道,“竟跟我们图书室似的。”

    史湘云道:“本是从你们图书室学的法子,柜子也是让环哥儿弄来的。”一壁说一壁抽出了本册子,“都在这儿呢。”

    陈瑞锦见那册子齐齐整整,依着籍贯贴了签子,同一籍贯的又依着姓氏笔画为序排列,显见是事后重新抄录过的,赞道:“宝二奶奶好心思!这个显见是为了便宜家人寻女儿列的;不然,依着养生堂为序来列这名录岂非容易得多?”

    史湘云叹道:“虽从没派上过用场,如今能用一回也值得。”

    陈瑞锦不禁抬头看了她几眼:“难怪贾琮说,贾家的爷们未必顶事,女人个个是人才,含嫁进来的。”

    史湘云打趣道:“却不知陈妹妹何时嫁进来?”

    陈瑞锦微微脸红,垂头道:“这阵子忙的紧呢。”眼角觑见史湘云笑了起来,赶忙说,“却不知柳明月用了京城籍贯还是长安的。”

    史湘云见已打趣她不成了,只得道:“都瞧瞧。”

    二人先看了京城的,没有柳明月;果然在长安寻见了柳明月的名字,算起来那孩子今年十一岁。陈瑞锦点头道:“柳先生三十多岁,女儿差不离是这个岁数。”名录里头姓柳的竟有七个之多,五个叫“柳明某”。算算到今年最大的十五,最小的只得六岁。最大的做了小道姑,六岁的让一户京中的人家领养了,其余都散在各家养生堂。

    陈瑞锦遂借了这名录藏在怀内,向史湘云再施一礼,郑重道:“多谢了。”

    史湘云赶忙回礼:“举手之劳罢了。”

    次日,陈瑞锦亲自跑遍各处养生堂、道观寻找柳家女儿,竟一个没丢、都还在呢。略试探了两下,都有点子防身的本事。那两个名字不是明字辈的柳姑娘有一个乃是七岁入宫做杂活的,另一个便是那道姑,年岁大些武艺也强些,大约与柳四柳小七等同辈。

    最后她方去寻那最小的。这女孩儿名叫柳明漪,养父潘喜贵是个赶马车的,养母戚氏擅针线、在家中做些衣裳、绣品换钱。陈瑞锦假意欲买绣品,上他们家去打探详情。见戚氏头一眼便知道是宫里头出来的。

    看了几个花样子,陈瑞锦微微蹙眉,道:“太素了些。”

    戚氏说:“若要富贵些的也有!只是花功夫,价钱贵些。”

    陈瑞锦道:“不怕。实不相瞒,我本是见一位亲戚的帕子绣的极好,她说是在你们这儿买的,方过来瞧瞧。我也快要出阁子了,许多东西要预备呢。”说着悄悄红了脸。

    戚氏忙笑说:“原来如此!恭喜姑娘!姑娘且稍候着,好花样子多呢!”乃去里头翻了会子,寻出一大叠花样子来。

    陈瑞锦一瞧,显见都是宫中的。一壁看口里还说:“这些大嫂都能做出来?”

    戚氏微笑道:“姑娘放心,只比外头大绣庄的强,不会差。”

    陈瑞锦点点头,又看看她做样子的那些绣活:“我信你。嫂子这活计,在茶花绣庄都能当上‘s’级师傅。”

    戚氏不禁问道:“什么是‘s’级师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