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坦克战术-《网游之红警在线》
第(2/3)页
“维克斯卡登?洛伊德”(vcl)
m1931水陆两栖坦克是英国在一战后研制的一种水陆两栖坦克。这种坦克有一个防水的车体和钢制的浮体。转向舵装在螺旋桨后面的一个圆筒里,由驾驶员的操纵杆控制。其性能数据为车重3.1吨,陆上速度40km/h,在水中
6km/h,行程150km,火力为1挺7.9mm水冷式重机枪,装甲厚9mm,乘员
2人。英国军方由于发现这种坦克的悬挂装置容易损坏而且机械部分不可靠而没有装备。中国在1935年购买了29辆“维克斯卡登?
洛伊德”m1931水陆两栖坦克,其中16辆组建了战车第一营第2连,代号“龙”连。“维克斯卡登?洛伊德”(vcl)m1931水陆两栖坦克也和mk
e坦克一样保持了原厂的四色实边迷彩,其炮塔左侧标有其白色颜楷繁体“龙”字的连标记,并套有盾形、内凹四边形和圆形的红色排标记,分别表示1、2、3排。炮塔右后侧则是在各排标记内标有各车序号。据台湾有关资料记载其序号应在70-89之间为主。此种坦克也没有涂装青天白日徽。
10.英制“维克斯”m1936轻型战车
英制“维克斯”m1936轻型战车也是英国在20世纪30年代研发的一种双人轻型带可旋转炮塔的重机枪战车,装备1挺7.9mm水冷式重机枪并配备有无线电台。作为战场侦察和支援步兵之用。广泛应用于北非及东南亚战场。同时,许多英联邦国家也装备了“维克斯”m1936轻型战车。1936年,中国曾向英国购买了4辆该型战车,后在印度的中国远征军也装备有部分“维克斯”m1936轻型坦克。
11.法制amr33/35轻型坦克
法国在1934年,组建第1个轻型机械化师时,要求用新型的轻型坦克取代当时部队大量使用的“雷诺”ft-17坦克。于是就研发了诸如amr33/35
、amc34/35、r35、renault/amxr40、hotchkiss
h35/38/39等一批双人可旋转炮塔的轻型坦克。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中国当时的地方军阀龙云所指挥的滇军曾从法国购买了数量不详的amr33/35轻型坦克,
在五华山事件后,中央军接受了这些滇军使用的amr33/35轻型坦克。配发给第200师,后参加了入缅作战。
12.意制cv-33超轻型坦克
1934年意大利的菲亚特和安萨尔多两家公司联合研发了cv-33超轻型坦克,这种超轻型坦克是cv-29的改进型。其战斗全重3.15吨,最大速度
13
英里/小时,装甲厚6-15mm,乘员2人,装备2挺8mm机枪。中国1936年购买了大约20辆(有一种说法为100辆)意大利的cv-33超轻型坦克。并参加了淞沪会战,有少量损毁和被俘。1938年初,国民政府又从意大利购入了一批cv-33超轻型坦克。扩编到机械化陆军第200师,而后参加了包括兰封战役、昆仑关战役和第一次入缅作战在内的多次战斗。抗战结束后,在国共内战中大部损毁或被我解放军缴获。成为人民装甲部队的一员。
13.德制pzkpfwi/a型(sd.kfz101)轻型坦克
pzkpfw
i轻型坦克又名“克虏伯”战车,其部分设计是基于英国的“卡登?洛伊德”超轻型坦克的底盘(1932年德国秘密向苏联购买的)。20世纪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初期,德国与苏联在装甲车辆开发上有过很多合作。1929年,苏联从英国购买了2辆“卡登?洛伊德”
轻型坦克,并在其基础上研制了t-27坦克。1933年夏天,克虏伯公司又对其原设计作了一些改进,制造出来5辆la.s(意为农业拖拉机),在库姆斯道夫进行测试。德国军方最后决定在克虏伯公司的底盘上安装戴姆勒-奔驰公司设计的上部结构和炮塔。1934年4月,改良过的lka
1(la.s)被定名为pzkpfwi/a型(sd.kfz101)轻型坦克进入正式生产。其战斗全重5.4吨,最大速度37
km/h,装甲厚6-13mm,乘员2人,装备2挺7.92mmmg13机枪。
1933年随着国民党政府的整军计划开始,大量的德制装备也陆续运到中国。其中,就包括1936年中国军事代表团访问德国时定-购的10辆(有一种说法为17辆)pzkpfw
i/a型坦克。这些坦克交付时仍漆着德军的深灰色,抵达中国后在车体右后侧,炮塔下方漆上了青天白日徽,但仍保留着原德军的战术符号。这些坦克随即装备给战车第3连,1937年南京保卫战中,这10辆i号坦克由于战损和渡轮沉没等原因损失殆尽。(注:有一种说法中国还购买过pzkpfw
i/b型坦克,但暂时没有图片或资料可以考证)
14.德制pzbefwg.iausf.a指挥型轻型坦克
pzbefwg.iausf.a指挥型轻型坦克为pzkpfw
i/a型(sd.kfz101)轻型坦克的一种变型车,是为装甲部队在作战时进行指挥和联络而研制的,其中配有一部高频电台。其基本性能与pzkpfw
i/a型(sd.kfz101)轻型坦克相同。据某些资料表明中国曾在1936年从德国购买过2辆,装备给战车第3连的连部使用。(注:此型坦克是否装备,笔者不太确定,还有待考证)
15.德制sdkfz221型搜索车
sdkfz221型搜索车又名“毫须”
式装甲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军广泛装备的一种轮式装甲车,作为战场侦察和巡逻的专用车辆。二战初期大量投入波兰、法国及苏联战场。战斗全重为4吨,最大速度90km/h,装甲厚5-8mm,乘员2-3人,装备1挺7.92mm
mg13机枪。1939年,德国向中国出售了一批sdkfz221型搜索车。装备于第200师的战车搜索营第3连(此连拥有sd.kfz
221搜索车12辆)曾奉命参加台儿庄战役,战斗中担任搜索警戒任务,有少数人员伤亡,车辆无损失。战役结束后,撤到湘潭重组。后参加昆仑关战役和第一次入缅作战,大部分在战斗中损毁。
16.德制sdkfz222型战车
sd.kfz.222型战车是sd.kfz.221型装甲车的改进型,它比221型稍大,火力也更强,顶部是开放式的,可以搭载更多的士兵。广泛运用于二战中德军的各个战场。sd
kfz222和221同一年来到中国,这些战车属于早期型,其外形与武器和德军使用的sdkfz
222略有不同,战斗全重为4.5吨,乘员3-4人,装备1挺7.92mmmg13或34机枪和1门20mmkwk30或38机关炮。
17.德制sdkfz223型通讯搜索车
sd.kfz.223型通讯搜索车是sd.kfz.222型轮式装甲车的变型车,它沿用了sd.kfz.222的底盘和sd.kfz.221的机枪塔,并安装了一个可折叠式天线。是二战德军中性能比较优良的一种通讯车辆。其武器是装备了1挺7.92mm
mg34机枪。而中国装备的则是1挺7.92mmmg13机枪。sdkfz223也是同年和221/222一起来到中国的。
18.苏制t-26b(1933年型)坦克
1938-1939
年间,苏联为避免日、德同时对其发起进攻,战略上希望中国方面能牵制日军,因此开始了对中国的军事援助。于是,中国购买了苏联大约83辆t-26b
第(2/3)页